《我是一只IT小小鸟》读后
《我是一只IT小小鸟》读后

《我是一只IT小小鸟》读后

最近利用出差的机会看完了这本书,还可以吧,看到这么多人奋斗的故事,还是同行,挺好的,终于有人来写普通IT人的故事。只是不确定如果我目前还是个大学生的话,看这本书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豆瓣上的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4006425/

回想自己,一直觉得自己也蛮幸运的,可总想着肯定哪里有什么不对劲,我一定是也有哪些地方付出过什么努力,或者走过什么弯路,不然老天爷没必要对我这么慷慨吧?何况,我自己的情况和书中所讲基本都不同,他们大多都专心致志于编程或是某方面学识,而我在大学里如果有那么专心投入的话,估计也就只有足球和电脑游戏了。。毕业后就直接投身于测试工作,我并没有在某种语言编程方面专精下去,而是对于比较虚、比较“高”层次的东西更感兴趣,比如系统为何这么设计、开发测试为什么就很难合作,等等问题。

我想本书如果有一点不足的话,就是只关注了编程方面的IT小小鸟,而有些忽视了软件开发中所需要的其他部分。如今企业里面临着测试思维欠缺,此书的流行希望不会进一步培养如此的倾向。软件开发,需要有钻研某部分技术,也需要在编程上精益求精,但同样,如今的大型软件开发动辄数十人计,除开编程还有着测试、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等各方各面的知识,这些都需要人才。不否认如今企业也欠缺很多具有精湛编程技艺的工程师,但软件企业的腾飞需要有各方面的高手。

还好当今浮躁的计算机行业,在浮躁的大环境下难以专心,此书若是能鼓舞到这些未来的从业者,这些迷茫中的大学生们,绝对是一件可以歌功颂德的事。

顺带着讲讲自己的故事,小学时我可以是一打一的好学生,每天按时上学,按时放学回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作业做好才和妈妈请求去看电视。初中开始迷上足球和电脑游戏,开始上课不听课,翘课踢足球玩游戏,庆幸的是我还算考试型选手,成绩不错,继续留在咱们的重点高中里。高中延续着足球+电脑游戏的消遣,只是更加变本加厉,成绩可谓糟糕,总是在~50/70左右徘徊。更庆幸的是,妈妈的唠叨终于在最后一个月奏效,而我高考还不错,完全吻合老师的估计,诊断考试分数+50就是我高考分数。。。没有考上准备冲一冲的电子科大,去了普通本科第一志愿的杭电,本以为超过重点线的分数过去应该算好学生,没想到这个学校里满是什么北大清华复旦落榜的学生,刚进学校就自卑了一把。

可惜我的脸皮厚得出奇,辅导员很给面子,基于我之前中学体育课代表的经历,他让我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当班委的感觉很不错,加上和当时班长、团支书关系极好,大家成天混在一块学习、玩耍,算得上是大学里过得最舒服的一个学期了。而足球方面呢,没想到这里的足球水平实在够呛,新生杯不过是小菜一碟,在1/4决赛中把后来的校队队长放得一点脾气没有,加上足协部长的观战,半年后顺利进入校队。电脑就更爽了,携6年电脑游戏的丰富经验,我实在是高出那些电玩高手一大截,一群听都没听说过星际争霸的家伙,我可以一挑七,只要堵路口码光炮就可以,而我们后来的那个星际高手更是拜我为师,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也就是这么些边边角角的东西,让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大学里终究还是学业重要,纵然班务、电脑、足球带给我许多的满足感,却也让我无暇钻研学业,更多的只是应付考试,甚至都没有把握机会谈上一次黄昏恋。如果现在要再读一次大学,我一定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荒废学业。没有中途挂科到降级,能够最终顺利毕业,一切都得算上运气。甚至第一份工作也可算运气,在图书馆搞来一本傻瓜丛书的《完美简历》,把所有东西紧巴巴地凑到一张A4纸上,就牛皮哄哄地投了出去。没参加过招聘会,只是在携程上投了几份简历,收到唯一一家公司的积极回应,而后去面试,我十分担心的技术面试几乎没有,英文笔试+HR的英文面试,其他人经历了的项目经理面试我没有,可能是项目经理比较忙吧,也算成全了我,逃过了技术劫。而后和杭州分公司副总的面谈很开心,台湾中年人的思维和我挺像,对我的足球队长、班干部、足协干部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好像也很满意。而后老总的面试就更多是个过场了,台湾老人家不过就是过来闲聊几句而已。

外包公司的特点就是不停地准备,却不一定有开始干的机会。于是我们成天的学习这个,学习那个。终于有个真正的项目机会,是调整一个ERP系统的报表格式,这是一份测试方面的活,之前都是几位女同事在做,男人似乎都觉得太琐碎,没想到我居然干下来了,而且还和这几位前辈学到了很多。幸运的是,我所在开发部的老大是个好经理,干活厉害,带手下也很有一套,大家很齐心,他也很为手下争取利益。当时的我在一群硕士学历的高手或是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油子中显得很内向,是老大的耐心让我可以有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成长。

而后机缘巧合,被派往诺基亚的外包项目,同样还是做测试,我的tutor也挺好的,不管我怎么烦都挺给面子的。team leader和我们诺基亚外包部的负责人对我都很好,不断地有技术上的成长,也有得到实质收入的增长,那种不断努力不断有正向反馈的感觉真的很好,让人有很充足的信心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可能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相信持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吧。

又得庆幸当时杭州site开始尝试测试自动化,我就报名加入这个全新的小组,一切都只是想要表现自己的积极上进,以及确实是觉得能够自动化地做事情,很是不可思议啊,虽然当时自己连测试到底是干嘛怎么做的都不清楚。。。可能是性格上与生俱来的钻牛角尖和挑刺,结合到测试这个活动,组合得不错,我的表现很不错,而且有什么觉得不合逻辑的我声音都挺大,渐渐地很多人都知道了我的存在。随后组织机构调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linux平台部门,team leader问团队里的成员们有没有人想过去,其他人似乎兴致不高,我就自告奋勇冲过去了。可能是大学里的linux系统选修课挂得很惨,又觉得怎么这个系统有这么强大的命令行,很是好奇,好奇心可谓是我人生中作出选择很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哦,还有一点,这个部门的老大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主管,刚过来的时候有新员工培训,听了他一堂课我就喜欢上他的风格了,所以加入linux部门,也还有那么点追随明主的味道。

linux部门的成立颇有点为未来做准备的意味,和当时的一个新项目有关,后来招募的人手全都加入了项目。这个项目用的是当时我从来没听说过的Scrum方式进行开发,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方式。项目经理在第二个sprint的时候认为他们需要专业测试人员,不知道怎么找到了我(当时很开心,觉得自己声名在外)问我是否要加入,我在网上随便搜索了一下,感觉好像是个很酷的东西,于是第二天就答应下来。之前工作中都是生搬硬套质量部门的流程,以及测试的各种模板(测试计划、用例、报告等),但总觉得当时开发部+测试部的沟通模式似乎有点问题,但又不是很清楚,觉得那些文档里有很多不必要的、重复的、过期的、缺失的信息,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庆幸的是,在这个项目里,我声音足够大足够闹,有些牵头的感觉总结出一套简化的测试管理流程,和我的部门老板一道搞出了简化的研发流程。

项目后期功能增多,人手也不断增加,人多了,项目的运行方式也不同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没有进行到最后,在portfolio级别被放弃开发。而后我们一干人等转入到新的一个产品开发中,沿用的仍然是Scrum方式,而此时我也得以实践自己的计划,继team member之后,可以担当scrum master的角色。这是一个非主管、经理类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服务型领导、导师、教练式的人物,其服务对象仍然是团队,相当酷的工作。同期我也还在担任测试自动化方面专家的角色,以及后来测试自动化教练的角色,除了scrum自身以外的很多实践上都有涉猎,pair work、continuous integration等都有很丰富经验。

运气更好的是,在我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时候,敏捷专家Bas Vodde鼓励我去尝试公司内部开放的一个职位,也即是我现在担任的敏捷开发顾问工作,并且应聘成功。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不晓得和性格有没有关系。总之我喜欢有一个远大的梦想,而后设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有朝着梦想前进即可,不用再问那么多的细节。我信奉的是,当前路是未知的时候,我们很明显是无知的,又如何可以判断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它朝着梦想前进,即可。而后,朝着获取阶段性成果的方向努力,并不断地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方向,即可。引领我判断方向的一个重大原则可能就是“新奇”吧,哈哈~

2条评论

  1. Yi

    你说得我很脸红啊。。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如你说言,不过我确实一直都很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即使在刚入行的时候是老板分派任务,而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是如此。另外的是,我觉得职场上有贵人相助真的很重要,而这个“贵”并非是指要什么高官显贵,只要是有推过你关键一把的都是贵人,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有很多好朋友在帮助自己。

Yi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