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沉思录:ThoughtWorks文集》读后感
《软件开发沉思录:ThoughtWorks文集》读后感

《软件开发沉思录:ThoughtWorks文集》读后感

不知道我会不会是唯一一个对这本书持不满态度的读者,但我知道我会怎么想就怎么说。

首先从书名来看,应该是“沉思”的内容,应该是“思想领袖”的经验心得,但我看着却觉得很别扭,有几篇文章并没有达到启发思想的高度,更像是总结经验。有些文章推崇的方式并不够敏捷,例如迭代经理;更有一些文章颇有点互相冲突,第12章的“一键发布”里面认为测试分为单元测试和接受性测试,而随后的第13章“企业Web应用中的敏捷测试和瀑布测试”则将测试分类划分得和瀑布模型一样细致入微;而既然是思想级别的文章,就不应该将目光仅仅盯在自己的产品,如今的持续集成世界里已经有很多的开源软件可以使用,由于ThoughtWorks转向专注商业产品Cruise,其开源的CruiseControl已经是鸡肋,文章中却只字不提例如Hudson之类的其他工具,似乎缺少一点思想级别的气度。

其次,不过得怪我自己的能力有限。第3章的Ruby我看不明白,主要没有用Ruby编程过;第4章的“语言的盛景”,我搞不懂为啥Python没能被收录进文章中讨论;第5章的“多语言开发”还算可以,能够理解到它的思想,也即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更合适的工具,不过不太明白这些语言的具体函数、语法,总觉得离领悟其精髓差那么一两步;第6章“对象健身操”,也包括其他有详细讲到编程语言的章节都一样,有些术语,作为测试背景的家伙,直接看那些翻译过来的中文词汇,真的是不得其解,或许换成英文我还能多少领会个大概;第7章的“迭代经理”,我觉得真是啼笑皆非,怎么会有这么个不敏捷不瀑布的不上不下的角色,一部分的职责和Scrum里的Scrum Master相似,一部分职责和传统的Project Manager相似,估摸着应该是更适合外包业务形态的一个角色吧;第8章“项目生命体征”其实还是不错的,强调着要清晰地了解自己项目当下的情况,在有危险的时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只不过,在敏捷的世界里,到底还有没有“项目”啊?第9章“消费者驱动契约:服务演化模式”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看了一部分我就放弃了不准备继续阅读,不过这是因为我自己没有相关的经验,也不理解SOA这个东东。

个人比较喜欢第3、5、11章,觉得第2、8、12章本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章 一个巢穴,二十种Ruby DSL” —— Martin Fowler

Martin利用一个具体的例子给出多种多样的Ruby DSL实现,让人可以直观地比较各种方法的不同之处,以展示给读者“Dave Thomas在他的博客中提及‘代码拆招’(code katas)”的概念。由于我对Ruby有限的了解、理解能力,无法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它的精髓,但却是可以感觉到大师的风范,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Ruby真的是可以写出很简洁很优雅的代码,很是佩服。

“第五章 多语言开发” —— Neal Ford

部分的因为我的测试背景,我对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偏好,所以每当看到那些在论坛上为了某种语言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们,都觉得有些不理解。在我看来,语言不过是一种武器,而武器自身有它的发展和进化。如果武器不好使,那么就换一种,你觉得不好用,不意味着别人就不好用,没有必要把它踩在脚底下践踏。Neal的文章其核心思想也大致如此,在Java平台可以使用不限于Java语言的多种语言编程,也就可以摆脱Java语言的束缚,在一些场景下选择更适合的其他语言,从而更快更好更简洁地开发代码,实现需求。例如里面提到的Groovy、JRuby和Jaskell。

“第十一章 重构Ant构建文件” —— Julian Simpson

在以前经历过的一次产品开发里,我们有使用CruiseControl来搭建持续集成系统,和Ant有过接触。恰恰也经历过文中所提到的这些维护问题,尤其是多个版本或是分支在运行的时候,每一次添加一些处理或是代码仓库的信息,都是一次艰苦的旅程。虽然我们也把build.xml放入代码库维护,却从未想过把它当做代码一样的对待。文章中的这些经验可以切切实实地改善Ant文件的可维护性,还分享有些许高端的使用技巧。

个人感到有点点疑惑的就是,Hudson的网页配置界面真的是很好使用,人们还有没有必要去学习Ant的这些使用。至少我用过Hudson之后有这样的感觉,而且我们的大型项目都已经从CruiseControl转向了使用Hudson。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